電影紀錄了世事百態。觀看電影體驗異於自身的人生時,對生命的體驗也增加了一點。
農作收藏了天地滋味還有人的情感。吃飯飲食的時刻,對生活的想像也更豐富了一些。
電影以及農作延伸的飲食,讓時間與空間上有限的疆界變成無限的記憶。
在其中耕耘的人啊,都是那個,讓我們生活更有層次、值得大力喝采掌聲鼓勵的重要角色。
掌生穀粒和第54屆金馬獎合作,推出了嘉賓專屬好禮「金剛大粒」的特別版。讓這支來自台東的白米,陪著《 大佛普拉斯》、《血觀音》等好片,一起餵飽你又愛電影又惜美食的心吧。
掌生穀粒趁機訪問了楊雅喆導演,聽聽看吃飯這樣一個餵飽肚子最基本的事情,如何也成為昇華生活品質的一個途徑?
改天出來吃飯吧!
「改天出來吃飯吧。我們說的改天,應該不是一般人的改天吧?」電影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裡面,美寶對著話筒裡的阿良這麼說,心仁在車子裡等著,一通電話、一頓晚餐邀約、一個想重新找回永不褪色友誼長存的期望。
這場許多人也挪用來對照自身生活的經典戲碼,似乎也隱含了導演楊雅喆對於「改天吃飯」的許多看法。朋友見面寒暄更新生活近況、家人集合團聚分享瑣碎日常,吃飯除了酸甜苦鹹的感官之外,餐桌上更多耐人尋味的感受。
發現普通稀鬆的不平常
「當我們開始了解台灣這塊土地,有些時候還是會發覺我們了解得很少。」楊雅喆導演說因為這次採訪去做了點功課,才發現每天的吃飯日常的背後,是許多我們過去不曾思考的事情。
「飯」是我們不曾細看的稀鬆平常,導演開始留心碗裡的粒粒皆辛苦,是幾次的因緣與巧合。一次在一家台式日式食堂的吃飯經驗,讓台灣米飯給留下深刻印象。「其實菜色也就是家常,但那飯真的太好吃。」一問,是花蓮種的香米,才發現:哇!台灣米能這麼好吃!
在農改所的朋友是另一位推手。每當新品種研發成功,總會送一些給導演嚐嚐。「日本米好吃,好吃的台灣米是擁有日本米的好,又更大顆,像放大版的日本米!」「幫媽媽洗米、每天吃飯、讀什麼汗滴禾下土,但沒有真正去體會,怎麼會知道那個汗滴禾下土有多辛苦,沒有人教我們去認識手上那一碗白飯我們怎麼會知道珍惜。」
吃飯的沒什麼和有什麼
「可能我從小就孤僻啦,對我來說吃飯一直是很私密、個人的事情。」在眾多出現吃飯場景的電影中,李安電影中的「家庭飯」呈現是導演最深刻的。「在外面吃的、那些應酬的都記不得啦,現在每個禮拜回家和家人吃飯是我最在意。」有的時候也會向媽媽點菜讓她煮,媽媽一路從下午開始張羅,導演和姊姊們負責把媽媽的手藝吃光,一頓簡簡單單沒有什麼的晚飯,是凝聚家人情感的一種方式。
吃飯不只是家人間的橋樑,在很多關係裡也適用這個秘密暗號。「盛飯、舀湯、挾菜等等一堆動作可以拍。」光是在肢體上就有更多細節觀察、情感呈現。「剛開始約會可能去咖啡廳、吃義大利麵,但如果是吃滷肉飯或是一起煮飯的話,那表示兩個人的關係已經進到了某個境界,是更親密的。」「我如果要導一部電影的話,吃『飯』這件事情它肯定是盛重的感情。」
如果吃飯是種情感的逐漸推衍與循序漸進,那種開始就去吃滷肉飯,代表了吃飯的「沒什麼」還是「有什麼」呢?「我會覺得這個人很樸實欸。沒錢吃高級餐就讓你知道他沒錢,喜歡吃滷肉飯就讓你知道他就是喜歡這種簡單小吃。」導演接著細數加上青菜、控肉與肉羹,一頓滷肉飯吃下來價錢也並非家常。說到底,果然有飯的出現,裡頭還是藏著不簡單的什麼啊!
從對米飯的體悟、家人的聯繫和人際間的微妙牽引,再回想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的那個「改天吃飯」,那些每個人都會有的記憶,透過楊雅喆導演的眼睛,意義被放大、感受被細膩刻畫,所有我們因為習慣而忘記的枝微末節,那些「好好過生活」的美好與渴望,再次變得立體而明顯,從感受每個微小細節開始。
讀,更多人物專訪:
-
專訪聞天祥|電影是人生不變的主餐 情感是讓它更豐富的調味
-
專訪詹偉雄|煮一碗好吃米飯,帶來超越你想像的幸福
- 在一個神奇的料理小村裡,一位驚世料理冒險家誕生了/私家專訪昀老闆
- 料理不只服務味蕾,也在人情與歲月之中穿針引線/私家側寫昀老闆
「長期飯票」米食訂閱計畫熱情上線中!
新鮮現輾的台灣好米每個月固定配送到家,像收驚喜包一樣,月月吃到不同產地的好吃白米/糙米。除了宅配到府,也可選擇超商取貨!
點擊本網址前往嘖嘖募資平台進行一個刷卡的動作:https://bit.ly/3ezKLt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