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書名上有「文人」兩字,可能會以為這是什麼很文學很氣質的一本書,但讀的人卻像是在看八卦週刊 一樣吃吃笑。原來,這本書是蒐羅了無數的野史紀錄與家人日記,整理出的大文學家飲食怪癖大賞。

我們不只品味食物的好吃,更瞭解咬下口吃進肚裡的知識
看到書名上有「文人」兩字,可能會以為這是什麼很文學很氣質的一本書,但讀的人卻像是在看八卦週刊 一樣吃吃笑。原來,這本書是蒐羅了無數的野史紀錄與家人日記,整理出的大文學家飲食怪癖大賞。
不論世界怎麼變,米飯始終都在那裡──在街口轉角的小吃店,在老家的餐桌上,在我們最熟悉的記憶中,就等我們重新想起它。
在產地,生產者常常開玩笑說,我們台北人都是撿他們嫌棄的二級品來吃。這邊二級品不是指真有任何瑕疵或食安疑慮,只是在生產者最刁鑽的嘴巴裡面,青菜不是新鮮現採,就是不夠頂級;魚如果沒有養到超大隻,那怎麼敢拿出來給鄰居笑。
原育於高雄的「高雄147號」米款,搬家到具有蘊含天然景觀的台東,由經驗豐富的農家耕耘打磨後,會與原鄉味產生什麼樣口感上的差異呢?被人讚嘆的冠軍米香氣,又是什麼樣的味道?
我們今天不喝酒,我們聊茶。不是只有酒後才能看真心,喝茶也一樣透露著私人的秘密、個人的感慨、人生在世的覺悟。喝茶是隨處可得的日常、是三餐皆宜的相伴、是像水一般必須、是另一種若有似無。
當你被問起「怎麼這麼愛喝酒」的時候,能夠以帶著知識含量的對答捍衛這門生活學問;二來是當我們越瞭解一樣事物的時候,我們就會越被吸引、越發現它的迷人之處、就能越喝越多越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