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十一月秋末,透過「飯粒厚|台灣米食力展」的舉辦,掌生穀粒邀請了北海道「東川米」來訪,展覽中我們推派出花蓮「東豐米」接待,策劃了一場精采的台日米飯交流,延續展覽的內容,我們將透過一系列的文章刊載,從地理環境、人文風情、飲食文化等不同面向,與您分享台日兩地風格別具,卻美好相仿的故事……
好山好水+有機堆肥=東豐米的晶瑩好食
東部的好山好水,對台灣人來說自不必多言。
東豐位於花蓮玉里,是海岸山脈與豐沛的秀姑巒溪所沖積而成的河川新生地。193 縣道旁是滿滿的稻海,這裡孕育的有機米,由天霧地水滋養,既不噴灑農藥,所使用的堆肥也是從初鹿、瑞穗牧場收集畜牧廢棄物、利用天然發酵製成後的自產有機堆肥。
以農業循環性生產的有機堆肥所培育出的花蓮東豐米,每一粒都是峽谷之間最晶瑩的玉石。
東豐還是玉里鎮有機米最大產區、擁有玉里第一個有機米產銷班、擁有花東唯一的有機肥料廠、擁有完整的產銷履歷系統,每一個環節都由當地農民自製自產,完全自負責任,為的就是貫徹「有機一條龍」。
一年四季,東豐里皆有不同風情──春有秧苗新綠、夏至瀑布戲水、秋獲果香滿載、冬見遍地花田。
和山水共學,和米一起畢業
這裡有全台灣唯一在稻田裡舉辦的畢業典禮,這是花蓮縣玉里鎮東豐里東豐社區樂合國小學生的專屬權利。在求學的過程中,和田裡的有機稻一同汲取養分、各自生長;完成小學學業的最後一刻,以下田收割為儀式、和泛著迷人米香的稻穀一起跨入新的人生階段。
2010年起,東農有機米還與樂合國小合辦「東豐有機學校」。每年2月學期剛開始,參與這所「樂合國小校中校」的學生們,便捲起褲管下田去,或播種、或插秧,或拔草,親身體驗耕種的苦樂。每個禮拜還要去田裡除草、捉蟲、施肥,每個人都精心照顧這片屬於自己的稻田,看著秧苗和自己一樣一天天長大、茁壯、吐穗、結出一顆顆閃耀著金芒的稻穀,成為最好的畢業禮物。
越光米給不了的,台灣的農業自己培育
所謂「淮橘為枳」,比喻環境變了,事物的性質也會改變。享譽國際的日本越光米(コシヒカリ)來到台灣,就應了這句成語。
越光米為日本1956年代育成的稻米品種「農林100號」,原產地福井縣與新潟縣,古代稱為越州,以「越州之光」之意命名。台灣約四十年前就引入越光米栽培,雖種植成功,但因台灣日照天數太多,致使生育期過短、抽穗過早且狀況不佳,產量低落,農民種植意願較低。
2006年,日本的農業博士來台發表並分享「分子輔助選種」的農業新技術,當時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陳榮坤博士與羅正宗所長,即決定將此技術應用至水稻品種改良,成功研發出「東豐米」,既擁有栽植時耐光照、結穗多的特性,飽滿Q彈的口感更勝越光米,且不會發生品種變異。
品種改良成功,花蓮東豐有機拾穗農場的曾氏家族,在東豐地區優越的自然條件下,花上一整年只問耕耘的努力,終於以全有機的栽培方式,將台南16號米的特色呈現出來,遠遠超出過去台灣經典好米平均值約83分、食味值高達92分。這款優異的台版越光米,不只是台灣農業的智慧、技術與價值彰顯,更是台灣農民最值得說嘴的驕傲。
下一篇請和我們一起到玉里鎮上瞧一瞧東豐米以外的豐饒:米知識|花蓮東豐米——前世的日本緣,今生的台灣農業驕傲
台日米飯交流系列:
- 米知識|花蓮東豐米——前世的日本緣,今生的台灣農業驕傲
- 米知識|美哉玉里,大快朵頤東豐米以外的物產
- 米知識|自來水?不需要。北海道的雪山將東川町庇蔭成一座米倉
- 米知識|這是一篇炫耀文——或是北海道東川町的美好指南
It is help writing college essays research paper writing service easy for you to get off topic when writing this essay.